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网络暴力,这篇论文给了满分答案!

小可 爱传播新传考研 2023-03-28


故事是这样发生的:


2019年12月,虎子(真名付申虎)在b站开通账号“虎子的后半生”,用以记录自己的抗癌经历,普及抗癌知识,获网友大量关注。



2020年6月,有网友扒出虎子大众点评账号,称其患病期间打卡众多消费娱乐场所,花销巨大,其视频实为故意卖惨。一时间网络舆论的骂声肆虐全网。


2020年10月,虎子的b站账号发布动态称,账号所有人“虎子”于10月6日去世,并已在老家安葬。


虎子去世后其生前最后一条视频的弹幕截图


逝者已矣,追问和评判都没有意义。世界在不停运转,网络暴力又将卷土重来。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网络暴力及其背后的那些事儿。


从2005年的”铜须门”、“虐猫女”到今天的韩国女星崔雪莉、主播虎子,网络暴力似乎一直存在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其背后的原因究竟为何?


提起网络暴力,大家脑子里都会想到“网络暴民”、“键盘侠”等词,然而除了受众本身,社会环境与技术条件也助长了网络暴力的嚣张气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大众心理(乌合之众与群体极化)、社会环境与科学技术(风险社会理论)是如何构成当下网络暴力频发的传播环境的。


内容关键词:

网络暴力、风险社会、群体极化、乌合之众


(本文涉及到的所有论文都可以后台私戳小助手获得哦)


真题链接


  1. 网络暴力的表现和影响(论述题,上海师大440,2019)

  2. 国家发布《公民道德纲要》,提出防范网络暴力,提高公民网络道德。请用公共领域、风险社会理论论述网络暴力的表现、根源和应对。(论述题,武汉大学334,2020)

  3. 简述你对网络暴力的认知(简答题,北京邮电大学440,2020)

  4. 群体极化(名词解释,广州大学847,2020;湖南师大831,2019;华南师范大学440,2020;西南大学629,2019;北京工商大学334,2020)

  5. 你认为网络带来群氓的智慧还是群体性迷失,为什么?(论述题,湖南师大831,2019)

  6. 网络环境下传播极化现象的表现、成因、社会影响(论述题,上大640,2020)


网络暴力


01

网络暴力定义

目前网络暴力还没有明确的学术定义,学姐列举了部分学者的定义供大家参考:


“网络暴力”指网络技术风险与网下社会风险经由网络行为主体的交互行动而发生交叠,继而可能致使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受损的一系列网络失范行为。从具体形态上看,它主要以言语攻击、形象恶搞、隐私披露等形式呈现。具有主体的不确定性过程的易操作性、后果的实在性和难控性等特征。



网民对未经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以及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的行为。


一种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如电子邮件、计算机、手机、摄像机等进行的恶意骚扰,使对方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从而在身心两方面造成较大伤害的网络侵犯活动


网络暴力行为人对某种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采用网络黑客的手段,公布个人隐私,从网上追到网下,并以无形舆论压力,造成被害人心理上被强制,进而导致其生理上也被强制的状态,足以妨碍被害人意思决定自由与依其意思决定其行动的自由。



02

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


1.网络技术的风险特性是催生网络暴力的潜在根源。

一方面,借助虚拟技术构造而成的网络交互空间,为“网络暴力”的产生提供了主体多元、责任分散的舆论场域;

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个信息的生产和再生产系统,其内的海量信息强化了网络受众的风险感知度


2.社会转型过程中风险的无序释放是催生网络暴力的现实动因。

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脱序式发展,加剧了社会认同的分化,致使社会情绪不断郁积并涌向网络空间,形成网络暴力;

另一方面,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普遍嵌入,催生了数量庞大的“网络推手”,他们为非理性网络舆论推波助澜,加剧了网络暴力。


3.网民群体年轻化的结构特点和泛道德化的文化心理是催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青少年由于心理品性尚未成熟,社会辨认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加上青春期躁动的心理和昂然的情绪,在网络上容易扮演“愤青”角色;

另一方面,传统中国是个伦理本位的社会,由之而衍生出是泛道德化的文化—心理结构,在青年网民身上体现为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侠义情结。


03

网络暴力的应对之策

1.政府层面:创新社会治理思维,在应对网络暴力中发挥主导功能。

一要反思制度设置的公正性,并积极构建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促进转型风险的有序释放。

二要加强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引导工作,建立和完善网络运营商的规范制度,防止风险信息异变。


2.社会层面:提升自组织能力,在应对网络暴力中发挥主体功能。

一要努力构建以家庭、学校为主体的教育督导系统,以改善青少年的社会化环境。

二要积极创新以新闻界、学术界为主体的联动机制,以营造有序而又有活力的舆论环境。


3.网民层面:自觉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网络行为素养以应对网络暴力。

就网民而言,要应对网络暴力风险,必须注意约束自我的网上网下行为。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应自尊自律,恪守社会公德,避免成为网民攻击的实体对象;

二是要提高自身网络道德素质,学会冷静、理性地看待各类社会现象,在网上不发表过激和失实的言论;

三是要增强网络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个人网络信息的保密措施。



论文荐读


关于网络暴力,强烈推荐大家阅读姜方炳老师的《“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一文,该文从风险社会理论角度系统全面地分析了网络暴力的概念、根源和应对,对应武大去年的考题有没有头皮发麻!!!


论文框架如下↓



风险社会理论

01

风险社会定义


“风险社会”(risk society)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在其1986年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提出,旨在诠释现代社会的变迁逻辑。在贝克看来,(世界)风险(社会)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 风险≠毁灭(指已发生的损害),风险指安全与毁灭之间一个特定的中间阶段的特性。在这个阶段,对风险的“感知”决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风险是一种“真实的虚拟”,是文化的感知和定义构成了风险。

  2. 风险是有威胁的未来,(始终)与事实相反,成为影响当前行为的一个参数。

  3. 风险陈述既不是单纯的事实主张,也不是惟一的评价主张。它同时都是,有时又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数字化的道德”。风险直接或间接地与文化定义以及可容忍的或不能容忍的生活标准有关。

  4. 控制或缺乏控制,就像在“人为的不稳定”中表现出的那样;

  5. 认识(再认识)冲突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或不知;

  6. 风险的“全球性”使全球和本土同时重组;

  7. 知识、潜在冲突和症候之间的差别;

  8. 一个人为的混合世界,失去了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二元性。

【这一部分大家可以看看乌尔里希·贝克在2002年发表的论文《风险社会再思考》,可以更清楚的了解风险社会的具体内涵哦~】


02

风险社会特征

学者杨雪冬认为,风险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的动力机制是基于财富分配的社会不平等,而前者的动力机制则是面临社会风险威胁的一种共同的恐惧感。


具体说来,现代风险具有以下独特性质:


  1. 不可感知性。现代风险是潜在的、无法感知的、建构的风险,他们造成的是系统的、常常是不可逆的伤害。

  2. 整体性。传统风险影响的主要是某些特定个人和社会群体,而现代风险则是对人类整体的威胁。

  3. 不确定性。无论现代科学如何发展,都很难充分把握现代风险。这一特性使得传统的以科学和法律制度为基础的风险计算方法(如保险、保障等)已变得不再适合。

  4. 建构性。现代风险既是现实的,又是非现实的,它对社会的刺激实际在于未来预期的风险,风险意识的核心不是现在,而是未来。它们是可以随意被社会界定和建构的。人们当前的经验和行动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制于那些当前不存在的、想象的和虚拟的风险。

  5. “平等”性。现代风险的分配在某些方面仍然沿袭并固化了阶级社会中基于财富的不平等模式,但在更多方面却体现出一种全新的分配逻辑。正如贝克所说:“贫困是等级制的,化学烟雾是平等的”。

  6. 全球性。现代风险还表现出一种全球化趋势,它的上述特点不仅表现于民族国家内部,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体现。

  7. 自反性。现代风险是一种自反(reflective)现代化的产物,它“可以被界定为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危险和不安全感的方式”,它其实正是现代化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产物,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快、越成功,风险就越多、越明显。


03

风险社会的三个维度

1.科技维度。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大量潜在的风险。在风险社会中,科学既是定义风险的媒介,也是解决风险的资源。


2.结构维度。贝克指出风险社会的最根本结构性特征,就是“个体化”概念。人们不再以阶级、家庭等其他制度性的东西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物,而完全以自己作为决策的主体。

与个体化相关的另外两个社会结构性变化是工业的灵活化工作场所的多元化


3.政治维度。现代风险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反身性”,这一点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上的反映就是“反思性”。贝克据此认为,风险社会就是一个工业社会的反思性现代化过程。科学发展所带来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提高,会导致限制民主的要求,这已经对现代民主制构成了潜在的危险。“在风险社会中产生了完全新型的对民主的挑战。它包含了一种使预防危险的极权主义合法化的倾向。”


群体极化

01

群体极化的定义

群体极化这一现象最早可追溯到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詹姆斯·斯通纳,他用“冒险性偏移”(risky shift)来形容群体讨论后形成的决策比讨论前的决策更具冒险性这一现象。


莫斯科维奇(Moscovici)和扎瓦洛尼(Zavalloni)等人在斯通纳的基础上首次使用“极化”(polarization)和“极化效果”(polarization effect)来描述群体讨论后在原有态度上有了进一步偏移(可能是冒险性偏移,也可能是谨慎性偏移(cautious shift);


随后, 科林·弗雷瑟 (Colin Fraser) 、瑟利亚·高基 (Celia Gouge) 、迈克尔·比利格 (Michael Billig) 等在1971年发表的文章中将“群体”同“极化”两个词并置在一起,首次直接使用了群体极化这一术语。


【不同于我们传统认知中桑斯坦提出了群体极化,这里要注意一下!】


“群体极化”指在群体讨论之前,群体对于某个议题有一个初始的态度倾向,而在群体讨论之后,群体的决策可能会朝这个初始方向偏移得更远。换言之,群体极化所讨论的核心问题不是群体成员态度的分布, 而是群体态度在群体讨论前后的改变。


在理解群体极化概念时要着重注意以下三方面:


  1. “极化”≠“极端”。

    ①群体极化中的“极化”是有方向性的,即群体在讨论之后的立场与讨论之前的立场在方向上应该是一致的。

    ②只要群体在讨论之后态度在原来的方向上进一步漂移,无论偏移的程度如何,都可以称为发生了群体极化现象。

    ③群体极化中的“极化”所强调的是经过群体讨论后群体或其成员态度的改变,强调的是群体讨论对群体决策及群体成员态度改变的影响。


  2. 群体极化关注的核心是群体讨论对群体态度的影响,而不是群体成员态度的分布。群体极化研究主要是一种强调对过程的研究, 是一种动态的研究。


  3. 群体极化并不一定意味着个体态度的极化。

02

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机制

1.社会比较理论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简称SCT)指出,参与讨论的群体成员会比较自己的观点和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观点,并根据这种比较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适当修正,使自己观点朝大多数人观点的方向(或感知到的群体所期望的方向)移动。在社会比较理论的视域中,群体成员态度的变化主要是基于在群体讨论中的群体规范及其带来的群体压力


2.劝服性辩论理论(Persuasive  Arguments Theory,简称PAT)强调群体成员的决策是建立在对信息的获取和思考的基础之上。群体成员在讨论时会为自己的观点寻找并表达具有说服性的论据,持不同观点者所表述的正反两方面的论据都会呈现在参与讨论中的群体成员面前,而群体成员的最终决策便是取决于对这些论据的辨析与思考。


03

网络暴力定义

1.话题性质。相较于“知识型话题”(intellectual issue)(存在正确答案),“判断型话题” (judgemental issue)更易产生群体极化现象。


2.群体构成。内部同质性的群体经过讨论后产生群体极化的可能性和程度都会比较高,同类人之间的讨论显著强化了群体极化。


3传播媒介。和面对面的群体讨论相比较,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传播情境所导致的群体态度的偏移幅度会更大。原因可能是匿名性降低了成员所感知到的群体规范的压力, 从而让他们可能会更为不受约束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甚至是反规范的意见, 最终使得讨论后的意见比初始意见更为极端, 造成态度偏移的幅度加大。


网络社会与乌合之众


01

乌合之众定义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指出,当一群人聚合在一起,构成所谓的“心理群体”时,此时他们不再是原来的自我,也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他们会表现出迥异于个体的特征。勒庞称之为“乌合之众”。勒庞对乌合之众的研究是基于现实社会的。当下,网络社会中也存在这样的“乌合之众”。


勒庞认为:“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转化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他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一个不再受自己意识支配的玩偶。


”网络社会比之现实社会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匿名性的存在网络匿名在消除个体身份识别系统的同时,也使得去等级化和个体化成为可能。原本孤立的个体在网络社会中畅游的时候,他们并不能构成一个群体,即便他们汇聚在某个讨论区。但是,当在某件重要事情的影响下,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就可能因暗示和相互传染而转向一个相同的方向。


02

“乌合之众”的群体特征

形成中的集体无意识;行动中的冲动、多变和易受暗示;存在时间的短暂


03

“乌合之众”的行为表现

可爆发出强大力量、行为的非理性、非身体接触


学姐的话:

相比较而言,“乌合之众”更具有“非理性”的特质,而“群体极化”本身并不等于“非理性”,这一点大家在论述的时候要十分注意。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的传播环境很容易使得“群体极化”非理性,进而演变成“网络暴民”的非理性行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研究在分析网络暴力时会引用“群体极化”的概念。


同时,大家在分析网络暴力时除了对群体本身进行分析(从大众心理角度)外,也要注意结合社会现实的经济、政治条件,多方位全面的进行论述。



温馨提示: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有针对性的备考,各位新传er近期如有想了解的知识点,想看的案例分析,想get的论文合集,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我们会选择点赞量最高的给大家进行推送!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冲冲冲!



参考文献:
[1]姜方炳.“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J].浙江学刊,2011(06):181-187.
[2]刘锐.“人肉搜索”与舆论监督、网络暴力之辨[J].新闻记者,2008(09):87-89.
[3]江根源.青少年网络暴力:一种网络社区与个体生活环境的互动建构行为[J].新闻大学,2012(01):116-124.
[4]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77-79.
[5]杨雪冬.风险社会理论述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01):87-90.
[6]乌尔里希·贝克,郗卫东.风险社会再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04):46-51.
[7]蒋忠波.“群体极化”之考辨[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03):7-27+127.

[8]余建华.网络乌合之众:一种社会心理学的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9(02):68-71.


编辑:小可

主编:羽生生


有事没事可找爱传播金牌小助手

耿直卷卷

暖心S妹

奶狗E哥

吃货胖胖

中二早早


倒计时4天
马上开始实务突击!


新传人の书店

点击下图找本好书

↓↓↓



蓝皮书专题

扫码看大佬押题

↓↓↓



全年热点合集

扫码查看不错过

↓↓↓



全年考点干货合集

扫码get硬货

↓↓↓



本月好文👇
超精辟!大佬都在用的评论佳句,背了就加分!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关于科学传播这些点你得背!
阅卷老师告诉你:什么样的答卷是高分?(内附21个专题合辑!)
川大学生被碰瓷!洗稿也能清新脱俗?
关于疫情,新传四大权威期刊重点讨论这几个考点!
《姜子牙》评分从 7.4 到  7.0,中国动画电影路在何方 ?

清华大学这道题竟难倒一片人?解困式新闻明明很简单啊!

重磅!媒介融合又出新考点!10大政策+10大论文助你一举攻克!

赠书福利 | 北大教授限量签名新书免费送?知识和追星我都要!
万字干货又来啦!去年我就栽在了这45个概念上······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2021年全国考研群 9010826812022年全国考研群 1157673906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ID:爱传播新传考研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
投诉通道:aichuanbo2014(请加one哥微信)


点击原文,即可进入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